職場新人最大的思維誤區不是不夠努力,而是還把自己當學生。
大多數職場不適應,試用期就被干掉,和領導關系不和,都是學生思維造成。
而領導最討厭的就是“我可以學”,你以為的謙虛客套,其實領導并不喜歡。
01
你真誠地想學,企業優雅地拒絕
無論是面試中還是工作中,很多新人都秉承“我是來學習”的想法。你心里可以這樣想,事實上也要學,但嘴上千萬別這么說。
社群里的小夏正好是大四求職中,和我說了她上周面試的經歷,等候面試1個小時,面試只用5分鐘就被拒絕了。
出門反思,從面試中說,“我還是要多學習,畢竟才出來......”面試官的表情就發生了微妙變化,最后面試官說,“我們還是希望有經驗的員工?!?
面試結束,小夏很生氣,“需要有經驗的為什么叫我來???我明明是應屆生?!?
后來,小夏和我說,”自己這兩天想通了,面試官用的是拒絕的話術,應屆生應該也是考慮的,不過聽到學習二個字就不想給她機會了?!?
學習兩個字在面試和職場可以說是相當有殺傷力了。
學習二字說出口,大門敞開往外走。
企業需要有相關經驗的員工,這樣能更快給企業帶來價值,無可厚非,畢竟企業不是學校。
你真誠地表達了學習意愿,面試官也會真誠地拒絕。
面試中,不要說“我可以學“,而要從個人能力角度出發:
我有很強的學習能力,我曾經自學.....
我有比較好的適應能力.....通常來說我兩個月就可以適應新環境
我對新領域可以快速熟悉......之前我接觸過 ......
02
你是可以學,但要有學習能力
同樣入職后,一直把“我可以學”掛在嘴上,領導和同事自然把你劃分到“小朋友”人群,而且對你的工作會不放心,畢竟你是來學習的,不是來工作的。
在學校學習是你給學校交學費,而工作是企業給你支付薪水。
我的好朋友冉冉最近新招了個助理編輯小雪,剛剛入職就和冉冉說“冉冉姐,我特崇拜你,我是來和你學東西的?!?
冉冉一聽就不爽,心想,“我這又不是學校,你學習是要交學費的?!?
作為助理編輯,首要職責就是排版。小雪嘴上說,我和你學習,但是學習能力并不強,排版天天出錯。
冉冉花了大量時間幫忙檢查,兩個人磨合了一個月,還是不行。
后來,小夏和我說,”自己這兩天想通了,面試官用的是拒絕的話術,應屆生應該也是考慮的,不過聽到學習二個字就不想給她機會了?!?
學習兩個字在面試和職場可以說是相當有殺傷力了。
學習二字說出口,大門敞開往外走。
企業需要有相關經驗的員工,這樣能更快給企業帶來價值,無可厚非,畢竟企業不是學校。
你真誠地表達了學習意愿,面試官也會真誠地拒絕。
面試中,不要說“我可以學“,而要從個人能力角度出發:
我有很強的學習能力,我曾經自學.....
我有比較好的適應能力.....通常來說我兩個月就可以適應新環境
我對新領域可以快速熟悉......之前我接觸過 ......
02
你是可以學,但要有學習能力
同樣入職后,一直把“我可以學”掛在嘴上,領導和同事自然把你劃分到“小朋友”人群,而且對你的工作會不放心,畢竟你是來學習的,不是來工作的。
在學校學習是你給學校交學費,而工作是企業給你支付薪水。
我的好朋友冉冉最近新招了個助理編輯小雪,剛剛入職就和冉冉說“冉冉姐,我特崇拜你,我是來和你學東西的?!?
冉冉一聽就不爽,心想,“我這又不是學校,你學習是要交學費的?!?
作為助理編輯,首要職責就是排版。小雪嘴上說,我和你學習,但是學習能力并不強,排版天天出錯。
冉冉花了大量時間幫忙檢查,兩個人磨合了一個月,還是不行。
你所處的工作環境里每天發生的人和事,都可以觀察,學習和反思,比如:
領導如何組織部門會議;
如何下達業績指標;
同事如何處理客戶投訴;
團隊如何配合工作等等
即便你沒有參與,你可以聽,可以看,可以和他們聊。一旦有機會就積極參與其中。
04
學習是被動的,工作是主動的
職場新人破局的第一步,要有自己的主觀能動性。
要思考我能做什么,我有什么能力,我的價值是什么;而不是我來學什么,大家教會我什么。
與其說自己是來學習的,不如換成我是來給企業創造價值的,pain or gain, 完全取決與你。